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结合一线医师在药物治疗实践中常见问题,充分结合临床医学、药学专家的优势,详尽介绍著名临床医学、药学专家用药心得,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最新临床用药信息、药物发展最新动态为宗旨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

主办单位: 北京药学会

出版部门: 《临床药物治疗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2-3384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11-4989/R

邮发代号: 82-110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2003

出版地区 北京

出版地区 北京

订购价格 379.00

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临床药物治疗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临床药物治疗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
  • 主办单位:北京药学会
  • 国际刊号:1672-3384
  • 国内刊号:11-4989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
  • 艾滋病和结核病

    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力降低,容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,而结核病则是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,一般约占艾滋病病人的20%~50%.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,两者相互促进病变进展、恶化.艾滋病病人1/3死于结核病,因此,我们必须重视艾滋病病人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问题.......

    作者:李拯民 刊期: 2005- 05

  • 利尿剂的临床应用

    1利尿剂概述利尿剂是一类促进电解质和水从体内排出、增加尿量、消除水肿的药物.此类药物直接作用于肾单位,影响肾小球滤过,特别是肾小管、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再分泌,影响尿的生成过程,终产生利尿作用.临床上应用广泛,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,或与降压药合用治疗高血压.在某些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或毒物中毒时,该类药物能促进这些物质的排泄(见表1).......

    作者:李红霞;王孝蓉;赵志刚 刊期: 2005- 05

  •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安全性评价

    目的评估去甲万古霉素(norvancomycin,万迅)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安全性.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开放试验.结果在北京20家医院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418例,可供评价不良反应者415例,男性234例,女性181例;平均年龄为(57.5±18.8)岁(14~95岁).全组平均用药(8.5±4.6)d,平均用药量为(10.8±5.7)g.本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......

    作者:盛瑞媛;刘正印;何冰;王汝龙 刊期: 2005- 05

  • 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用药分析

   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,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.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(DDD)、用药频度(DDDs)和药物利用指数(DUI),对我院2004年麻醉性镇痛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.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和手术及术后止痛,癌痛用药以吗啡控释片和吗啡针为主,手术及术后止痛主要以芬太尼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为主,口服片剂在肿瘤科使用多,注射剂主要为麻醉科和外科使用,除美施康定外,DUI均<......

    作者:高善荣;郭爱婷;高树棣 刊期: 2005- 05

  • 警惕茶碱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相互作用

    茶碱是临床常用的平喘药,红霉素、罗红霉素、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.呼吸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(COPD)的治疗经常会将平喘药与抗感染药物伍用,又如当哮喘病人合并感染时也会将平喘药与抗感染药物伍用.所以茶碱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的概率还是较大的.茶碱治疗窗窄,易出现毒性反应,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又影响茶碱的代谢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,使得常规剂量的茶碱易出现中毒反应,所以二......

    作者:谢晓慧 刊期: 2005- 05

  • 新型抗真菌药物--卡泊芬净

    卡泊芬净(caspofungin,商品名科赛斯,cansidas)是迄今获准上市的第一个棘白霉素(echinocandin)类新型抗真菌药物,用于治疗念珠菌病、对标准疗法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侵袭性曲霉菌病.......

    作者:高磊 刊期: 2005- 05

  • 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中毒领域中的应用现状

    近年来,药物、农药急性中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,对于中毒者,特别是有昏迷、休克、重要脏器衰竭的重度中毒患者,单纯应用洗胃、利尿、导泄等保守方法很难奏效.探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急性中毒后促进毒物尽快从体内排除的新方法,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话题,虽然成果显著,但常规治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,尤其是对无特效解毒药的中毒患者,死亡率极高.因此,血液净化技术(bloodpurification,BP)作为临床上继药......

    作者:王红;王汉斌 刊期: 2005- 05